主頁
 投資組合
 基金/市場動向
 ETF
 強積金/生活理財
 基金工具
 基金篩選器
 基金檢閱
 組別排行榜
 保證基金
 
主頁 > 特稿專輯 > > 正文
知己知彼-強積金投資的心賬
Morningstar Research Team 2012-11-26

1999年,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 Richard Thaler的論文《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》總結了「心理賬戶」 (Mental Accounting )概念多年來的發展,是行為金融學(Behavioral Finance)的里程碑之一。簡單而言,「心理賬戶」就是指我們會對不同的收入或支出進行分類(成為不同的心理賬戶),並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們(以經濟術語說,就是對不同的收支抱有不同的衡量「功用」(Utility)方法),影響決策行為。簡言之,這是一種「此錢非彼錢」的認知幻覺。

 

這樣解釋有點複雜抽象,還是以一些生活例子來說明好。假設你買了一張票價為 $1,500的演唱會門券,但在當天不小心將門券掉了,你會否再花 $1,500 補買﹖換一個情況,如果你還未買票,但不幸地在演唱會的前一天遺失了手提電話,於是你要花 $1,500買新的,你還會否再花 $1,500購買演唱會門券﹖據行為科學的研究顯示,大部分人在第一個情況都不會補買,後者則會。明明兩個情況都是圍繞等值的$1,500,何以會有不同反應﹖以「心理賬戶」概念解釋,就是我們往往會將娛樂與必需品開支分開處理,於是在第一個情況裡,「娛樂賬戶」的預算已經用盡,所以未必會補購門券;在第二個情況中,買手提電話所用的是「必需品賬戶」中的錢,娛樂開支因此不受影響。雖然兩個情景牽涉的都是同一筆錢,但卻有「此錢非彼錢」的幻覺,這就是「心理賬戶」的核心概念。

 

再提一個在《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》裡提及的有趣例子。根據Richard Thaler Eldar Shafir 1998年對一份紅酒雜誌的讀者進行了調查(《Invest Now, Drink Later, Spend Never》),問受訪者:「如果你很久以前以每瓶20美元購入一箱高質的波爾多紅酒(還是1982年的!),而現在市價為75美元。現在你決定要享用其中一瓶,你覺得這瓶波爾多紅酒的成本是多少﹖」受訪者有五個選擇:0美元、20美元、20美元及自購買以後的利息、75美元及 -55美元(因為能夠以20美元的成本喝一瓶市價為75美元的紅酒),猜猜最後結果如何﹖經濟學的「正確答案」應該是$75,因為如果你不將酒喝掉,就可以以75美元賣出,而大部分能夠選這個「正確答案」的都是經濟學家,卻有逾半受訪者選0美元或 -55美元!有趣的是,Richard Thaler Eldar Shafir 旋即再調查,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在購買紅酒時都會當投資(調查假設他們購買後會等約十年來喝)。換言之,大部分人在購買紅酒時會當是投資,但在喝時卻會感覺是免費(若然升值的話,甚至是賺了)。這與「心理賬戶」有什麼關係﹖從這例子可見,我們會傾向用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已支付的成本(即「沉沒成本」)。

 

「心理賬戶」可以說是一種幻象,也可以說是一種進行理性投資決定時的一個障礙。在投資組合建構上,各種環境因素會令我們將投資組合分拆成多個部分,例如如果我們因事需要大量的應急資金,就會將一定的資產放在短期存款或貨幣基金上。強積金與其他投資也有不同,因為強積金要到退休才能提取滾存權益,因此將強積金投資獨立處理亦無可厚非。話雖如此,將投資分開處理又是否等於要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們呢﹖

 

更根本的,現時有不少供款人認為強積金是強制供款,因此根本沒有留意投資的細節,甚至不聞不問。換言之,現實中就有不少供款人將強積金與其他投資放入不同的「心理賬戶」-雖然兩者都是自己的投資資產,但卻容許對前者不聞不聞,對後者則積極管理。這種心態有點像剛才提及的紅酒例子,供款時認為是一種投資,但供款後卻淡忘,也許到提取滾存權益時就會像喝那瓶波爾多紅酒一樣以為是免費的。雖然強積金的滾存權益不夠退休所需是不爭的事實,但也不能夠將強積金置之不理。